悠悠二十载,新加坡慈济志业蓬勃发展,人文真善美志工也从起初的寥寥数人,如今逐步成型。团队虽有明显成长,但仍面临出班人力不足的挑战,无法将志业足迹完整留存下来。2014年新加坡四合一架构重新扩编,加上文史结集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,需要更多有心人一起来承担。
志工招生迫在眉睫,眼下经2013年“法譬如水”经藏演绎而加入的新进志工,就是人文真善美招募有心人的管道。因此,人文真善美团队与人文志业发展室于2014年3月15日、23日,在静思堂举办了两天共六小时的人文真善美通识课程,计有321人次出席,包括了新进志工和社区民众,另外许多社区组长也前来了解。
由外而内 力求真善
3月15日第一天的课程着重于精神理念的分享,影片《衲履足迹——报真导正‧传播清流》引领学员了解到现今社会纵有乱象,慈济人文志业所要做的是通过其传播力量,注入一股清流,引导人人正向的思维。影片中证严上人教示:“新闻就应该要报真导正,不需要抢新闻,不需要八卦新闻,而是要记录人间菩萨的真诚流露。人文志业的使命就是安定社会人心,把群众精神导向正确的方向、走对的路。”
从幕后走向台前,四名积极承担“法譬如水”纪录和布展工作的志工黄福顺、王绥喜、杨冠雄和吴水华,受邀分享半年来的实务经验和心灵体会。种种挑战和趣事,让人一窥幕后工作的繁琐和必要。其中笔耕志工黄福顺总结道,他愿意继续在人文真善美付出,是因为可以透过闻、思、修,找回内心的“真”、“善”和“美”。
合心人文真善美干事杨淑元的《认识人文真善美》一课,让来自中国厦门的陆鹏感到受益良多。陆鹏离乡背井在新加坡一年半,在国大读硕士课程时开始参与慈青活动,也参与了“法譬如水”经藏演绎。陆鹏说,这堂课让他了解到“人文”和“文化”的差异,而人文真善美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功能组,把美善事迹传播给更多人知道,让更多人来了解慈济做些什么。他会加入这个团队,主要是感动于伙伴们的用心投入。在入经藏期间,他通过新闻报导,看到入经藏菩萨的人生转变,报导平实而摄心。陆鹏期许通过自己的努力,给这个社会注入正能量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众人付出 成就境教
《化刹那为永恒:图文影音的多元用途》一课分别由文发室职工陈柔洁、资深文宣布展干事萧明兰讲解。人文真善美团队“走在最前的最前,做到最后的最后”,所采集的文字、图像、影音,经过编汇入“藏经阁”资料库,再发挥多元应用,从“境教”到慈济学编纂,让研修、弘法效应不断循环。
在讲述布展境教时,萧明兰引领学员走入慈济“人文之美”的境界,让人体会到这份“美”是幕后众人无私无求的付出,文宣布展共同成就的是一种无声说法的境教。
首次参与慈济课程的林镇雄对此非常赞赏。任职于新加坡环境局的他,陪着妈妈谢丽萍一起来上课。林镇雄对设计感兴趣,很欣赏慈济人干净典雅、温馨而不喧哗的摄影和设计风格。他从慈济资讯网上读到妈妈谢丽萍入经藏的报导,感觉非常温馨,也引起他对慈济的兴趣。这篇报导让他回想起陪妈妈一起努力抗癌的日子,更为珍惜所拥有的一切。林镇雄希望妈妈做得开心,希望他也可以帮妈妈做她想做;谢丽萍则是希望儿子可以一直陪伴在她身边做慈济。
做对的事 自我成长
3月23日第二堂课程偏重分组实作,笔耕、摄影、影视和文宣布展四组分别进行研讨。其中文宣布展组通过交流方式,引导学员以色彩为“春、夏、秋、冬”和“酸、甜、苦、辣”赋予视觉呈现。当学员一一分享及讲解时,即便是一样的颜色,但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感受,才发现原来颜色也可以说法。讲师萧明兰表示,我们要学习上人敏锐的观察力、敏感的心思,这样才能在布置中传递四无量心和慈悲喜舍,因为每一件物品无不都在说法!
“我想要走入人群,了解苦难的众生,希望走入他人的生命,透过笔与更多人分享慈济的真善美。”学员黄秀姿原本对人文真善美不太了解,从课程中不仅让她了解到人文真善美的意义,更重要的是让她发愿要用笔将上人的法传出去。她自认没经历过痛苦、坎坷的人生,所以更希望自己能走入他人的生命中,去记录一段又一段的美善故事,从中更能体会到见苦知福的含义。
在未加入慈济前,邓凤梅就很欣赏那些会写文章的人,尤其是作家。邓凤梅说虽然不知道是否能写出一篇动人的文章,但她相信从不会学到会的过程是非常享受的,所以她愿意接受挑战,诚如上人说的“对的事,做就对了”。
社区留史 就近做起
台湾经典杂志总编王志宏曾在访新时分享过一张相片,让中医师曹素华留下深刻印象,因为那是一张不需要图解就能让人明白及有感触的照片。当下她很感动,开始有了想学习摄影的想法。曹素华希望透过摄影将刹那化为永恒,用一张张的照片来传播真善美,进而启发人人的善心,接引更多人加入慈济的大爱行列。
“有机会写大藏经,是很有福报的。”林丽芳分享,庆幸有机会上课,她也明白了人文真善美的使命就是为慈济写历史,为时代做见证。她深感在人文真善美里只要透过不断学习,都是可以提升自己的,不只是记录大藏经而已,而是一个自我成长的机会。
而年轻的高铭谦,因对写作有兴趣,抱持着想多了解人文真善美而报名参与。他表示,上课后不只想加入,也加强自己对“晨钟起.薰法香”的认同,只要有法水入心,才有办法写,他认为做笔耕也是修行的一部分,能把他人的故事写出来,写出自己的心声,是法布施,把法传出去。
18岁的丘玉婷三年前从中国海南到新加坡念书,现在已经是新加坡理工学院室内设计系一年级的学生,也加入慈青了。由于妈妈是慈济人医会成员,趁现在的学校假期,妈妈鼓励邱玉婷报名上课。邱玉婷说自己从小喜欢看纪录片,所以她报名影视组,期待能学习剪辑。“我喜欢慈济理念,觉得有意义,可以成为社会的一股清流和正能量。”因为学校有摄影的学科,她说自己摄影还学得不错,愿意在放假期间来慈济付出一份力量。
上人曾慈示:“法留得越多越丰富,后人越有机会阅读而得到教化。所以要担心的是人手不够,不能留下更多的史料,而不是留太多了。”目前,全球有近六千名人文真善美志工,天天把握分秒,见证慈悲,深耕人文,让每一位人品典范都能“文史流芳”;同时也为自我的人生写下精彩篇章。
课程结束前,学员们分区回归到各自的和气组,开始商讨接下来的勤务工作。干部们期待藉由整年度的培训和陪伴,按部就班地带动新进志工从社区简短纪录做起,慢慢进阶到大藏经写作、采访、摄影等,将愿力安住于人文志业,朝向“照片会说话、文字有历史、影像能感人、道场能说法”的美好愿景。